社會福利界的堅強鬥士邵家臻病逝,享年55歲
2025 年 1 月 11 日人物社會福利 發佈

# 社會福利界的堅強鬥士邵家臻病逝,享年55歲

在這個悲傷的時刻,香港社會失去了一位傑出的社會運動者和立法會前議員邵家臻。他因胃癌於今日(10日)凌晨零時41分,在親友的陪伴下安詳離世,享年55歲。

## 一位不屈不撓的鬥士

邵家臻自從在香港浸會學院社工系畢業後,便投身於社會服務。他在90年代於荃灣擔任社工,隨後於2000年後轉至天水圍繼續為社會弱勢群體發聲。他的努力與奉獻不僅體現在日常工作中,更透過參與政治進一步推動社會變革。

作為囚權組織「石牆花」的創辦人,邵家臻一直關注囚犯的權益及其再融入社會的問題。他的工作不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還對香港的社會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朋友與同事的悼念

邵家臻的離世令許多朋友和同事感到震驚與悲痛。前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對邵的懷念,稱讚他是自己在社福界的最佳拍檔。他強調,邵家臻對香港的愛與付出永遠不會被遺忘。

融樂會創辦人王惠芬也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悼念,稱讚邵家臻的無私奉獻精神,並表示將永遠懷念這位為社會付出心血的朋友。許多社福界人士紛紛表達哀悼,重申他的貢獻將激勵後人繼續為社會正義而奮鬥。

## 對社會的影響

邵家臻的努力不僅限於立法會,他還積極參與各種社會運動,將社會福利的議題帶入大眾視野。在他的推動下,許多社會弱勢群體的問題得以被重視,並促使政府在社會政策上做出改變。

他的離世不僅是社福界的一大損失,更是整個香港社會的一大損失。邵家臻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了什麼是無私的奉獻,什麼是對社會的深切關懷。

隨著邵家臻的離去,我們也許會失去一位優秀的社會運動者,但他所留下的精神和影響將繼續激勵著人們在追求社會正義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Tags: , , , ,
香港社會運動的燈塔熄滅:邵家臻的最後一程
2025 年 1 月 10 日事件文化探討 發佈

# 香港社會運動的燈塔熄滅:邵家臻的最後一程

## 政壇的堅定聲音,永遠留在心中

前社會福利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這位在香港社會運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政治人物,於1月10日凌晨因病逝世,享年55歲。邵家臻的離世,不僅是對他的家人和朋友的重創,更是香港民主運動的一大損失。

邵家臻的政治生涯始於社會福利領域,他不僅是社工出身,還曾因參與佔中運動而入獄。他的堅持與奉獻,讓許多人對社會正義有了更深的理解與共鳴。朋友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悼念他,稱讚他是「社會運動中的最佳拍檔」,並強調了他對香港的愛與付出。

## 追憶邵家臻:一位充滿熱情的社會運動家

邵家臻在2016年當選為立法會議員,並積極參與各類社會運動,包括「反國教」和「反送中」運動。他的發言總是充滿力量,激勵著無數香港市民站出來為自己的權益發聲。而在2019年的佔中案中,他因為鼓勵他人參與而被判刑,這也成為了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個重要事件。

邵家臻不僅在政壇活躍,他還是囚權組織「石牆花」的創辦人之一,致力於推動囚犯人權及社會公義。他的努力讓許多人看到了希望,並激發了更多人參與社會運動。

## 他的故事將繼續影響未來

儘管邵家臻因胃癌的復發而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在他生前的社交平台上,他分享了自己與癌症抗爭的心路歷程,展現出堅強的意志與對生活的熱愛。他的故事提醒著我們,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都要勇敢面對,並珍惜身邊的人。

邵家臻的離世,不僅是一個人的逝去,更是一個時代的結束。香港的社會運動將永遠懷念這位為正義奮鬥的勇士。在未來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懷念他,並延續他未竟的事業,為香港的民主與人權繼續努力。

## 邵家臻的影響力不會消逝

在這個悲傷的時刻,讓我們重溫邵家臻的理想與信念。社會運動需要像他這樣的擁護者,來推動正義與改變。雖然他已經離開,但他的理念將繼續啟發著新一代的社會運動家,讓我們在追求社會公義的路上不再孤單。

邵家臻的故事告訴我們,每一個為正義發聲的人都可能改變世界,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勇敢的靈魂,並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他未完的使命。

Tags: , , , ,
謝世傑被捕引發社會關注,環保活動的道德底線何在?
2025 年 1 月 3 日時事 發佈

## 謝世傑被捕的背後
社工謝世傑,作為「守護大嶼聯盟」的召集人,近年來一直在香港的環保議題上發聲,致力於反對政府的發展計劃。然而,近期他卻因涉嫌詐騙長者生活津貼及公屋租住申請而遭到警方拘捕,這一事件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 環保與詐騙的矛盾
據了解,謝世傑在申請長者津貼和公屋時,隱瞞了自己的收入,這一行為被警方視為詐騙。作為一名社工,謝世傑的角色本應是幫助弱勢群體,但如今卻因涉嫌欺詐而被捕,讓人不禁思考:他所倡導的環保理念與他自身的行為之間,是否存在著道德上的矛盾?

## 社會運動的信任危機
謝世傑的被捕,無疑對社會運動造成了一定的信任危機。環保議題本是關乎每一位市民的未來,但若相關人物出現問題,將使公眾對整個運動的信任度下降。此外,這一事件也引發了對香港社工道德標準的討論,如何在推動社會運動的同時,保持自身的道德底線,成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 司法覆核的未來
據悉,謝世傑在被捕之前,曾以個人身份入稟高等法院,對新田科技城的環評報告提出司法覆核。儘管他在環保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但如今的法律問題卻可能會影響他未來的發展。法援署因質疑其經濟狀況,尚未批出法律援助,這也讓他的司法之路蒙上陰影。法庭對此案的進一步審理,將在2024年12月30日進行,屆時社會各界的目光將再度聚焦於此。

## 社會反思與未來展望
謝世傑的被捕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整個社會運動的反思時刻。我們必須認識到,推動環保的同時,透明與誠信的重要性。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保持良好的道德標準,成為每一位社會工作者的責任。面對未來,我們期待能夠看到更多真誠且有影響力的社會運動,真正為社會帶來改變。

## 結語
謝世傑的事件提醒我們,環保運動的背後,是每一位參與者的道德選擇。在支持環保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誠信的重要性。希望未來的社會運動能夠在道德與理念之間找到更好的平衡,為香港帶來更美好的明天。

Tags: , , , ,
行憲紀念日:從國定假日到今日的反思
2024 年 12 月 25 日未分類 發佈

## 行憲紀念日的由來

每年的12月25日,不僅是西方世界歡慶的聖誕節,更是台灣特有的「行憲紀念日」。這一天標誌著台灣憲法的正式施行,象徵著民主與法治的開始。在過去,行憲紀念日曾是國定假日,讓全國人民有機會共同慶祝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

## 從假日到紀念

行憲紀念日作為國定假日的地位,持續了38年之久,直到2001年因應公務員實施周休二日的政策,這一天才逐漸演變為單純的紀念日。許多人對此變化感到惋惜,因為這不僅是對憲法的重要性的一種忽視,也反映了社會對於民主與法治意識的淡化。

## 當代的反思

在當前的社會,行憲紀念日不再是放假的理由,但它所承載的意義依然深遠。許多公民團體透過舉辦座談會、演講及社區活動,試圖喚醒公眾對憲法的認識與重視。正如一位社會運動者所言:「我們不能讓這一天僅僅成為日曆上的一個標記,而要在心中永遠銘記它所代表的價值。」

## 社會各界的聲音

隨著行憲紀念日的來臨,社會各界對於其意義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有人認為,恢復行憲紀念日的國定假日地位,可以進一步強化民眾對憲法的認識和尊重;而也有人指出,假日的恢復不應該是唯一的解決方案,應更多地注重教育與宣導。

## 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育層面,許多學校在行憲紀念日時會安排相關的課程,幫助學生了解憲法的基本內容及其對社會的影響。透過這樣的方式,年輕一代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對法治的敬畏與認同。

## 結語:珍視憲法的力量

行憲紀念日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日子,它不僅是對過去歷史的紀念,更是對未來的期許。在這一天,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在當今社會中珍視憲法的力量,讓每一位公民都能意識到自己的權利與責任,共同守護這片土地的民主與自由。

Tags: , , ,
港人鄭敬基被通緝,背後故事曝光,國安處的舉動引發熱議
2024 年 12 月 24 日人道主義社會關注 發佈

# 港人鄭敬基被通緝,背後故事曝光,國安處的舉動引發熱議

## 國安處新一輪通緝名單揭曉

近日,香港國安處公布了一份新通緝名單,名單上包括多位知名港人,讓人不禁為之震驚。其中,藝人鄭敬基的名字赫然在列,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這份名單中的六位港人,均被指涉嫌出賣國家,罔顧香港市民的根本利益。警方的副處長簡啟恩表示,這些人將面臨法律的制裁,並強調會全力追捕。

## 鄭敬基的成名之路

鄭敬基,於八、九十年代紅遍香港,無論在音樂還是電視劇領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的經典作品如1987年與黃寶欣合唱的《酒杯敲鋼琴》,以及電視劇《烈火雄心》和《卡拉屋企》,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鄭敬基的事業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直到他在2021年於加拿大創立網絡媒體《香港台HongKonger Station》,再度吸引了公眾的目光。

## 政治背景下的藝人命運

鄭敬基的被通緝並非孤立事件,這與香港日益嚴峻的政治環境密切相關。隨著國安法的實施,許多曾經活躍於社會運動和政治討論的公眾人物,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鄭敬基的情況,讓我們看到了藝人身份背後的脆弱與無奈。在社會運動中,他曾經站出來發聲,如今卻成為被追捕的對象,這樣的轉變讓人感到痛心。

## 社會反響與支持

鄭敬基被通緝的消息引發社會各界的熱議,支持者們紛紛表達對他的關心與支持。許多人在社交媒體上發聲,呼籲人們關注這一事件的背後意義。他們認為,這不僅僅是對鄭敬基的打壓,更是對所有香港市民言論自由的挑戰。許多網民表示,藝人應該有權利發聲,尤其是在關乎社會未來的重大議題上。

## 未來的路在何方

鄭敬基的被通緝,使我們不禁思考:在這樣的政治氣候下,香港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曾經的繁榮與自由,是否會被無情的鎮壓所取代?對於鄭敬基而言,他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但他所代表的那些勇敢發聲的港人,卻不會因此退縮。

## 媒體的角色與責任

在這樣的時刻,媒體的角色顯得尤為重要。作為記者,我們有責任去報導真實,揭示事件背後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這一切。鄭敬基的遭遇,不僅是一個人的故事,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我們希望透過報導,喚起社會大眾對人權與自由的重視,讓更多人關注這一事件,並為之發聲。

## 結語:呼籲關注

鄭敬基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在政治壓力下,普通人所面臨的困境。希望大家能夠持續關注這一事件,為香港的未來發聲,共同守護我們的基本人權與自由。

Tags: , , , ,
立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投票引發關注與討論
2024 年 12 月 24 日人道主義社會關注 發佈

# 立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投票引發關注與討論

今日,立法院進行了關於七位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的投票,這一事件在社會各界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各政黨的立委們在議場內展開激烈的辯論,對於大法官的選任問題,意見不一,然而,所有人都同意,這是影響台灣未來法治與人權的重要一環。

## 政治中立與專業素養的挑戰

立法院的投票不僅僅是對個別提名人的審核,更是對整個法治體系的考量。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強調,只有勇於批判的法官,才能保障法律的公正與正義。這引發了對大法官應具備的特質的思考:如何在政治氛圍中保持中立,如何吸引一流人才進入這個崇高的職位,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課題。

## 各方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國民黨團已決定對所有提名人進行全面封殺,這一行為使得投票的結果更加撲朔迷離。國民黨立委在議場內高喊「拒絕廢死大法官」,展現出其對於法治及人權議題的強烈立場。這一舉動不僅反映出政黨間的對立,也讓外界對於未來大法官的運作產生了疑慮。

## 社會運動團體的聲音

性別平等團體和環保組織也加入了討論,他們希望新任的大法官能成為多元性別群體基本人權的捍衛者,並關注環境權及氣候變遷的議題。他們的聲音提醒我們,法官的選任不僅是法律問題,更是社會公義的具體展現。

## 憲法法庭的未來

根據新版憲訴法,若此次人事案未能通過,將導致憲法法庭的運作陷入癱瘓。這對於所有關心法律與社會正義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警訊。許多民間團體和太陽花世代的參政者都在此刻發出呼籲,希望能夠促進理性討論,確保人事案能夠順利通過。

## 結語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立法院對於大法官的選任將直接影響台灣未來的法治環境和社會正義。無論政黨間的對立多麼激烈,最終受影響的將是每一位公民的權益。我們期待在接下來的投票中,立委們能夠站在法律與人權的立場上,做出明智的選擇。

Tags: , , , ,
冬季青鳥在台北:民團集結抗議選罷法修法
2024 年 12 月 18 日未分類 發佈

# 冬季青鳥在台北:民團集結抗議選罷法修法

## 國民黨中央黨部前的抗議晚會

在台北的寒風中,民間團體於18日晚間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前舉辦了一場名為「冬季青鳥在台北」的晚會,號召所有關心台灣民主的人士共襄盛舉,抗議即將進行的選罷法修法。這場活動吸引了眾多支持者,彰顯出對於政府政策的強烈關切與不滿。

## 立法院的爭議法案

本週五,立法院將討論多項備受爭議的法案,包括《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憲法訴訟法》及《財政收支劃分法》。這些修法草案的通過將可能影響到台灣的選舉制度,對於民眾的投票權及公職人員的選任帶來深遠影響。國民黨團則積極推動這些法案,力求在立法院中闖關成功。

活動現場,許多參與者高舉標語,表達對於這些法案的不滿,並要求立法院傾聽民意,尊重民主程序。參加者中有不少年輕面孔,他們用行動展現了對於未來的關心,對於選舉法修正的警覺。

## 民間力量的崛起

在政治氣候日益緊張的當下,社會運動的力量愈發凸顯。台灣經濟民主連合和台灣公民陣線等團體不斷集結,呼籲更多民眾加入抗議行列,捍衛民主原則。這種自發性行動反映出公民社會的活力,讓人看到對於民主的堅持和對未來的期盼。

## 政治與社會的交織

當前的政治局勢使得選罷法的修正成為了焦點,不僅僅是法律問題,更是社會價值的體現。抗議者們強調,法案的通過將影響到每位公民的權利,他們希望透過這些行動來喚起更多人的關注,讓社會重視選舉的公平性與透明度。

隨著活動的深入,參加者們的情緒高漲,音樂與呼喊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強烈的社會聲音。這股力量不僅是對於當前政策的不滿,也是對於未來台灣民主發展的希望與期待。

## 結語:前路在何方

「冬季青鳥在台北」的活動不僅展現了民團的決心,也反映出社會對於政治變遷的深刻關注。未來的選舉法修正將如何影響台灣的民主進程,值得我們持續關注。希望這股民間力量能夠持續發聲,為台灣的民主發展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

Tags: , , , ,
民眾黨展開反霸凌大遊行,呼籲立法護勞權
2024 年 12 月 7 日勞工權益 發佈

## 拒絕官僚殺人,為勞權發聲

民眾黨於今日舉行「反霸凌,護勞權」的大遊行,吸引了近3000名支持者走上街頭。此次活動的出發點是針對近期發生的公務員輕生事件,呼籲社會大眾關注職場霸凌問題,並要求政府能夠立法保障勞工權益。

遊行隊伍從勞動部出發,沿途高喊「反霸凌立法」、「警消組工會」、「保護吹哨者」等口號,表達對現行制度的不滿。活動中,民眾黨公職人員及支持者們共同將「功德箱」裝滿陳情書,轉交給總統府,強調這些訴求不容被忽視。

## 反霸凌專法迫在眉睫

隨著遊行的進行,許多參與者強調,職場霸凌行為的頻繁發生,不僅影響到勞工的心理健康,更是對整個社會風氣的挑戰。民眾黨提出的三大訴求中,包括盡速催生反霸凌專法。根據勞動部的回應,職場霸凌法制化的相關作業正在積極研議,並將廣泛徵求專家意見,以期能夠早日出台有效的法律保障。

## 黨內風波與支持者的期待

不過,民眾黨內部的風波也成為這次遊行的一部分焦點。前台南市黨部主委蔡宛秦在今日宣布退出黨籍,並表示這是她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象徵著重生。這一舉動引發了外界對民眾黨內部凝聚力的質疑,也讓許多支持者擔心未來的發展。

## 政府的回應與未來展望

面對這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政府是否能夠真正聽取民眾的聲音,並對霸凌行為採取更加嚴厲的措施,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隨著事件的發展,民眾黨及其支持者將持續關注政府的回應,並期待能夠在未來的立法過程中發揮影響力。

這場遊行不僅是對職場霸凌問題的控訴,更是對勞工權益的一次深刻反思。民眾黨的行動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未來的發展值得持續追蹤。

Tags: , , , ,
喬治亞民眾抗議政府暫停加入歐盟談判
2024 年 12 月 3 日國際政治 發佈

### 喬治亞民眾走上街頭 表達對政府的強烈不滿

近期,喬治亞的親歐盟民眾因政府宣布暫停加入歐洲聯盟(EU)談判而走上街頭,展開激烈抗議活動。根據報導,抗議者對總理科巴伊澤(Irakli Kobakhidze)的決定表示強烈不滿,並認為此舉是對國家未來的重大失誤。

### 抗議活動升級 警方出動驅散群眾

隨著抗議活動的升級,警方出動水砲和催淚瓦斯驅散示威者,場面一度混亂。抗議者不畏強權,回以煙火和口號,表達對政府政策的不滿。根據當局的說法,目前已有多名抗議民眾被逮捕,局勢仍在持續緊張中。

### 政府的背後考量

喬治亞總理科巴伊澤在宣布暫停加入歐盟談判時指出,歐盟將入歐談判視為籌碼,藉此要脅喬治亞政府。他表示,政府將不會在2028年前尋求加入歐盟。這項決定引起了民間的強烈反彈,許多市民擔心國家的未來發展將受到影響。

### 歷史背景與當前形勢

喬治亞這個位於歐亞交界的國家,歷史上一直在親俄與親歐之間掙扎。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許多人認為加入歐盟是提升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然而,科巴伊澤政府的決定卻讓民眾感到失望,並引發廣泛抗議。

### 未來的走向

隨著抗議活動的持續,喬治亞的政治局勢愈發緊張。民眾的聲音是否能夠影響政府的決策,成為未來關注的焦點。許多觀察人士開始質疑,該國是否將在親俄與親歐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抑或會進一步深陷內部矛盾之中。

### 結語

喬治亞的未來仍然充滿不確定性。無論是政府的政策還是民眾的反應,都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持續受到關注。民眾的抗議行動不僅是對政府決策的不滿,更是對未來希望的一種呼喊。隨著局勢的發展,喬治亞的故事仍將持續吸引著國際社會的目光。

Tags: , , , ,
連環抗議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母親維權遭打、退休老人抗議高薪
2024 年 11 月 26 日社會 發佈

在11月25日,數起與社會正義和維權有關的事件接連發生,吸引了廣泛的媒體報導和公眾關注。首先,一名母親因女兒在校園中遭遇霸凌而下落不明,為了尋求正義,她積極維權,卻不幸遭到打擊,這一事件引發了對校園安全和學生心理健康的深刻反思。隨著社會對於校園霸凌問題的關注度逐漸上升,許多家長也開始呼籲學校及有關部門加強對學生的保護措施,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

同時,在深圳,近百名退休老人聚集抗議,對於領導的高薪待遇感到不滿。他們要求公平的退休金和更好的生活條件,這一事件引發了對社會福利和老年人權益的討論,許多網友對於政府如何照顧老年人提出了質疑。

此外,四川輕化工大學的一名學生不幸死亡,家長為了追求真相,走上街頭拉橫幅維權,這一行動引起了人們對於校園安全和教育管理的擔憂。許多學生和家長紛紛表達了對校園環境及校方處理問題能力的質疑。

而在青島,樓盤銷售人員同樣因為薪資問題而表達不滿,集體拉橫幅討薪,這一事件再次揭示了當前經濟環境下,勞動者面臨的困境和挑戰。隨著物價上漲和生活成本的增加,許多勞動者對薪資和工作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使得社會各界對於勞動權益的重視程度提升。

這些事件的發生,無疑是當前社會問題的縮影,無論是校園霸凌、老年人權益、學生安全還是勞動者薪資,背後都反映了社會對於公平正義的追求。隨著這些問題的深入討論,未來可能會引發更大範圍的社會運動,促使相關部門採取行動,改善現狀。

Tags: , ,